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新网评:车企订单拧水分,刻不容缓!

中新网评:车企订单拧水分,刻不容缓

时间:2025-11-12 08:41:22 来源:经文纬武网 作者:知识 阅读:308次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王庆凯)“如果按照大家公布的刻不容缓订单数,(全国汽车销量)都有1亿了。中新”一位新能源车企创始人的网评调侃,撕开了汽车行业荒诞的车企一幕——2025年前8个月,我国乘用车实际零售1469.8万辆,订单但车企乘用车“小订”已炮制出超5000万辆的拧水纸面繁荣。这意味着,刻不容缓每卖出1辆车,中新背后就躺着3个虚浮的网评“注水订单”。

  新车发布会的车企“订单捷报”,早已异化为数字游戏。订单有新能源车企高管坦言,拧水“1小时破万”的刻不容缓“小订”里,70%是中新可退意向金,10%是网评内部员工刷单,真正掏钱的“大定”不足20%。

  更有甚者,一些品牌将未交付车辆提前上险,制造“零公里二手车”的虚假交付,消费者提车时才发现保单已“过户”。这种套路源于手机行业的“预售神话”,却忽略了汽车的大宗消费属性。几十万的决策链条中,试驾、配置、交付周期缺一不可,岂是“秒订万台”的儿戏?

  车企为何对此乐此不疲?因为“小订”数据成了资本故事的“敲门砖”,大定数字成了内部考核的KPI,甚至衍生出广告公司策划、经销商刷单、员工自掏腰包的灰色产业链。新车发布会现场欢呼的背后,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数字营销术。

  但狂欢的代价是高昂的——

  注水的数据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当踏实车企因“数据不好看”被资本冷落,当投机者靠刷单抢占资源,行业创新动力将被掏空。有业内人士表示,数千万的注水订单背后,是上百亿营销费用的浪费,本应将这些资金投入研发创新。

  注水的数据将透支消费者的信任。被车企数字游戏误导,多少人因“爆款焦虑”下单,最终陷入交付延期、配置缩水的陷阱?提车等待300天,换来一辆减配版车型,还被告知“能提已是幸运”。消费者的信任一旦破裂,为此买单的终将是整个行业。

  好在,监管者已出手。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直指捏造虚假数据等夸大和虚假宣传乱象,提升涉汽车企业网络乱象处置质效,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

  好在,“清醒者”已行动。当车企面对消费者“灵魂拷问”:大定比例多少?退订率多少?交付周期多久?已有部分车企开始公示“大定”的真实数据,并赢得消费者的掌声。

  当消费者不再迷信“销量即声量”,那些曾靠注水订单博关注的品牌,将被市场淘汰;坚持真实交付、透明沟通的车企,即便销量平缓,却积累不可替代的口碑。

  当前,汽车消费愈发理性,消费者要的不是“秒光”的幻象,而是如期提车、配置不减、服务不打折的确定性。官方专项整治行动,不仅是对乱象的雷霆手段,更是对行业的一次警醒。

  是时候,给注水的订单挤挤水分了。真正的爆款,从来不需要“注水”。行业洗牌已至,活下来的不会是讲故事的人,而是把车造好的人,口碑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企业。(完)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双11”如何接招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韩非、杨易、吴丹、靳武决定逮捕
  • 美债“天坑”为啥越填越大?
  • 国台办:凡是以身试法的“台独”顽固分子,无论身在何处,都将依法终身追责
  • 从千年“土货”到现代产业 浙南糯米山药蹚出富民强县路
  • 脑机接口实现“意念操控” 探秘进博会中国馆→
  • 外媒:泰国为泰党选出新任党首
  • 智神星一号可复用火箭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
推荐内容
  • 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姚军接受审查调查
  • 佩斯科夫:美方试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前 已告知俄方
  •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 台湾学者:值得纪念与铭记
  • 订单可以等,生命不能等!外卖小哥及时抱住误闯马路小孩|暖心画
  • 扎根中国,美企在进博会作出长期承诺
  • 委内瑞拉向中俄伊寻求军事装备?外交部:中委合作不针对第三方